咖啡果都是红是的?其实不是 

在我们的印象中,咖啡果成熟以后都是红色的果皮,但其实有黄色的,那就是黄波旁,它是巴西咖啡的珍宝。

巴西黄波旁的起源

作为一种咖啡品种,黄波旁种植历史近百年。

19世纪50年代,巴西成为全球主要的咖啡生产国。但当时的咖啡农严重依赖于17世纪20年代引入的铁皮卡。但铁皮卡的产量很有限,这也就导致了出口量减少。

巴西使者前往留尼汪岛,在马达加斯加以东获得了红波旁的种子。之后红波旁成为了巴西著名的咖啡品种。

1871年,在圣保罗州的Botucatu市出现了一种铁皮卡的变异品种,这个品种的果实呈黄色。这种黄色的变异种的产量不高,但它因其果实的奇特颜色而被许多农民采用。

据说,第一个黄波旁最早是出现在1930年,Pederneiras (SP)市附近的一个红色波旁农场——许多人认为这是红色波旁和黄色Botucatu之间自然繁殖的结果。

除了浆果呈黄色外,这种植物与红波旁非常相似,而且被证明具有同样的产量甚至更高的产量。

这一现象引起了坎皮纳斯农学研究所(IAC)研究人员的注意,其中包括卡洛斯·阿纳尔多·克鲁格(Carlos Arnaldo Krug),他于1942年首次对黄色波旁进行了正式研究。

在接下来的三年里,在Jau (SP)的一个研究领域,IAC对该品种的30个谱系进行了种植和研究。

整个20世纪50年代,最有前途的黄波旁品种都被赋予了“IAC J”的代码,并向农民出售。1951年,同一研究所的J.E.T.门德斯教授研究了当时种植的品种的产量:铁皮卡、黄色Botucatu、苏门答腊、红波旁、黄波旁和马拉戈日皮,结果证明,黄波旁的产量最高。

但尽管如此,黄波旁在随后的几十年中也从未在巴西咖啡市场中占主导地位。然而,随着特色咖啡和第三波精品咖啡浪潮的兴起,黄波旁开始复兴。

黄波旁的特征

黄波旁成熟期较快,在1945年研究的30个品种中,有7个在今天的巴西进行了商业化种植。

由于其低中等产量和对咖啡叶锈病的相对敏感性,黄波旁的种植可更加费力。黄波旁通常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地方种植,才能表现出高品质的潜力。

黄波旁的风味特点在杯测中很明显,包括其甜味、香气和酸值都是很突出。2005年,IAC重新开始研究这一品种,并把注意力转向杯测的风味表现。再次收集了1945年研究的30棵树,选择了16株分数高于85的植物来追踪理想的生物谱系。

2017年,在“卓越杯”比赛中,巴西黄波旁在Pulped Naturals类别中获得92.33分。在拍卖会上以惊人的126.00美元每磅的价格售出,是当时C价的100倍。都说天下乌鸦一般黑,其实乌鸦也有白色。同理,咖啡果也有黄色的!

文章来源:新鲜好咖啡